27歲擔任周恩來總理的生活翻譯,28歲組建國內最早的阿語翻譯小組——記燕達在住長輩張真

作者: 上傳日期:2022-12-02


從故事中搜集歷史


在歲月中見證輝煌




燕達之聲

?點擊收聽《金色年華 往事如歌》



張真曾擔任過中國駐約旦大使、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還曾多次為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擔任翻譯工作。2006年,敘利亞政府授予張真榮譽證書,表彰他為發展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友好合作所做的努力。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分享燕達在住長輩張真故事。

張真



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東鄰上海市青浦、金山兩區,南連中國共產黨的搖籃嘉興市南湖區,1936年年初,張真在這里出生。他出生后不久,嘉善縣就被日軍侵占。隨后,張真就跟隨父母舉家搬遷至上海久居,直至中學畢業。與那個年代的同齡人相比,張真小時候并沒有吃太多苦?!拔业母赣H是一名廣告畫畫家,我們家算是一個自由職業家庭,雖然不算富裕,但我還能安然的念完小學、中學?!睆堈婊貞?。

張真就讀的小學、初中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學校,高中就讀的新滬中學更是當時的實力學校。1952年,張真考入新滬中學。那時候的學校校長曾經是一名地下黨員,非常重視對年輕黨員的培養,學習成績優異的張真就這樣走進他的視野。1954年年底,張真還在讀高三時就成為一名預備黨員。1955年,張真高考合格,經政治保送,進入了北京大學東語系學習阿拉伯語,同年轉正為黨員。

“時運”一說,雖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無形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在牽引張真,傳承紅色基因。誕生于南湖邊上,18歲入黨。張真說,雖然沒能像前輩一樣為革命流血,但少時卻能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他至今都覺得驕傲的事情。



與阿拉伯語一波三折的“結緣路”

張真與阿拉伯語的緣分,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學習阿拉伯語并不是張真的第一選擇,1955年的他,第一夢想是“留蘇”。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新中國百廢待興,需要大批建設人才。為了應對國內人才資源嚴重稀缺的困境,我國留蘇預備部開始了第一次招生,此后中國政府向蘇聯派出了一批又一批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知識分子留蘇學習熱潮。

張真說:“學校有一個留蘇的名額,很多人都想去,學校領導決定把這個名額留給我,然而當時留蘇資格審查很嚴格,條件比較多,除了學習、背景,身體條件也得符合?!?/span>張真則恰巧卡在了“體檢關”上。留蘇資格體檢的時候,張真被測出血壓偏高,不達標。

總不能因為“血壓高”就放棄了留蘇報國的機會吧?張真心中不忿,他年紀輕輕,身體也一直很健康,有可能是這一次的測量有誤。于是,張真找到了負責體檢的醫生,接連測了9次,都是同樣的結果。最后,醫生告訴他,有一種隱秘性的高血壓,屬于精神性質的,有的人看到醫生就會精神緊張,進而情緒激動引發高血壓。這是短時間沒有辦法克服的,所以留蘇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當時,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有一個保送名額,是就讀軍事相關專業,但張真的第二選擇同樣因為身體條件不達標,只能放棄。

接連失利,似乎是命運在指引張真,做出唯一的選擇。根據張真的成績和條件,還可以保送至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學習。1955年,張真來到了北京大學東方語言學系。東方語言系里有朝鮮語、蒙古語、泰語等諸多專業,五花八門的專業讓人看花了眼。這時候,張真在學校里偶然看見了一個介紹阿拉伯語的展覽,他對阿拉伯語的興趣就這樣被點燃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友好合作關系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外交關系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1956年,埃及、敘利亞和也門先后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隨著外交關系的建立,國家對于阿拉伯語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凸顯出來。

“那個時候,學習阿拉伯語的人還是很少的。北京大學阿語專業五五屆一共就甲乙兩個班,每個班上只有12個人?!睆堈嬲f,“能成為阿拉伯語高級翻譯的人就更少?!彪m然未能如愿留蘇報國,但張真找到了報效國家的新陣地,他下定決心要把阿拉伯語學精學透。阿拉伯語不僅燃起了張真的事業夢想,還為他帶來了愛情,他邂逅了同班同學孫毓蓉?!八潜本煷笈街羞x送進來的?!眱扇擞?957年,張真前往埃及留學前夕確定了戀愛關系,至今六十余載,攜手書寫著“外交伉儷,情深互助”的美麗詩篇。



意外之喜:周總理的生活翻譯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了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國家首腦會議,在會上做了幾次重要發言。會議前夕的1955年4月14日,周恩來總理與埃及前總統納賽爾在仰光初次會面,一見如故,成為至交好友,在萬隆會議期間更是多次會晤,探討中埃未來?!斑@期間,有個小插曲,總理跟納賽爾的交流都需要經過兩道翻譯?!睆堈娼榻B,萬隆會議期間,大部分的外事交流都需要經過“中文→英文→阿拉伯語”的加工流程。周恩來總理在回國以后,就意識到培養阿拉伯語人才的急迫性。

為了盡快培養一批年輕、可用的阿拉伯語翻譯人才,滿足與阿拉伯國家建交的需求,中國開始往埃及等阿拉伯國家派遣留學生?!?956年,教育部門派出了第一批阿拉伯語留學生,聽說第一批留學生臨近出發前,總理還親自接見了他們,并問他們當中有沒有穆斯林學生,教育部一位同志說沒有后,總理隨即指示要更換兩名穆斯林學生,于是很快在回民中學找了兩名穆斯林學生換上,這充分說明周總理對培養阿拉伯語翻譯的重視,和對伊斯蘭國家的尊重,這樣讓我們學習更加有動力。我屬于第二批?!?957年,張真被派往埃及開羅大學文學院學習阿拉伯語。

學習期間,外交部干部司派人到開羅大學,在兩批十二名學生中選擇三名作為外交部干部來培養,張真就在其中。因此對于張真而言,入讀開羅大學是帶著使命而來的?!拔覀兊哪繕撕苊鞔_,就是要培養有用的阿拉伯語翻譯,而且以后要承擔起為國家領導人做主要翻譯的職責?!绷魧W的方向早就定好了,要實現這個目標,張真不僅要學會一門語言,更要深諳另一種文化。

阿拉伯語方言多且差異化大,張真用廣涉獵、精研究的方式,加快吸收阿拉伯語。除了學習文學、教育、文化、各種國際交往場合等使用的阿拉伯標準語,對于部分方言,他也進行一些了解?!爸形囊粋€詞,在阿拉伯文中可能會有幾種不同表達,例如‘閣下’這個詞,在阿拉伯文里對應4個單詞,分別對應不同的身份等級,這些細節一定要弄清楚,尤其在外交活動中更不能出錯?!睆堈嬲f。

對于阿拉伯文的透徹研究,為張真日后從事外交工作帶來了極大優勢,還因此獲得了敘利亞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贊賞?!?989年,我接任駐敘利亞大使的時候,遞交國書后,我用阿拉伯語和阿薩德總統交談,他感到意外的是,我竟然會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睆堈婊貞?,原本禮賓規定十幾分鐘的接見計劃,因為兩人暢聊阿拉伯語,竟談了半個小時以上。

1989年,張真(左一)向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遞交國書

1989年,張真(左一)向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遞交國書后與其親切交談

1961年9月,張真在開羅大學學成畢業。因為阿拉伯語屬于較為難學的語種,為了讓留學生們有更多練習的機會,畢業后,三位由外交部選拔培養的學生就被分別派往三個駐阿拉伯使館實習兩年?!拔伊粼诹碎_羅?!睆堈嬲f,“當時中國駐埃及大使是陳家康,我在實習期間負責給他當翻譯?!?/span>

時任中國駐埃及大使的陳家康擅長英文,所以張真來到使館以前,大使的文書工作基本上由英文代替。張真的到來省掉了“中間手續”,為大使開展工作節約了時間。2年的時間,倏忽而過。1963年年底,實習期滿的張真就要回國了。這時候,國內傳來一則喜訊:1963年12月13日起,周恩來總理將在陳毅副總理陪同下,訪問亞非歐14國,重點是非洲10國?!鞍<笆?/span>周總理訪問的第一個國家,我在準備回國的手續時,收到使館通知,要求我留下來,擔任周總理代表團的生活翻譯?!弊鳛槌醭雒]的學生,這份驚喜來得太突然,興奮與忐忑同在。

作為生活翻譯,張真負責日常非正式場合的阿拉伯語翻譯。周恩來總理隨和的性格、嚴謹的態度和張弛有度的外交方式,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爸?/span>總理非常擅長入鄉隨俗,他很容易就和當地人相處成朋友?!睆堈婊貞浧鹪?/span>埃及金字塔前,埃及政府找來了當地爬金字塔最熟練的人給周總理表演特技。當表演者從金字塔上下來,周總理就親切地迎了上去,還伸手號了一下對方的脈搏,轉手就送他一支英雄金筆,作為感謝禮物,也作為友誼的象征。張真隨行翻譯,見證著周總理的風采,也被潛移默化地感染著。

張真跟隨著14國訪問團,走過了突尼斯等五個阿拉伯國家和非洲一些國家。他見證了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中國同非洲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相互關系的五項原則以及對外援助的八項原則;也見證了中國與突尼斯于1964年1月10日建立了外交關系。周恩來總理的14國訪問之行歷時72天,行程“十萬八千里”,取得了圓滿成功,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外交行動。“有幸能參與,近距離看到周總理的風采,對我以后的外事工作有很大的影響?!?/span>張真坦言。



國內最早的阿語翻譯小組

1964年4月,張真回國了。剛剛結束14國訪問的周恩來總理也再一次把培育阿拉伯語翻譯人才的問題提上日程。張真受命要在外交部籌備組建阿拉伯語翻譯小組。這也是中國最早組建的阿拉伯語翻譯小組。
張真說:“阿拉伯語小組的成員大部分都是當時一起留學的同學。那時候,我們這批人,做筆譯問題不大,但是口譯還差點,我們都是在實踐中,不斷練習和成長的?!睆堈姹硎?,因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文化背景差異大,小組剛剛開始籌建時,也挺困難的。但國家對于翻譯隊伍培養給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是周恩來總理,高度重視??梢哉f,新中國的外交翻譯隊伍是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注和關懷中成長起來的,翻譯室的工作程序,周恩來總理都親自過問并確立。
“周恩來總理對待翻譯工作十分嚴謹,他說,你要搞語言,就要懂它(有關地區)的歷史、地理。所以每次為周總理翻譯文件,我們都是最緊張的?!?/span>張真回憶,周總理習慣白天處理國內的事情,晚上忙碌外交工作。所以很多機要文件翻譯,都是在晚上。白天翻譯小組廢寢忘食地翻譯報道、國際文件等,晚上只要總理有需求,就立刻出現在工作一線。
1968年,張真與孫毓蓉的女兒出生。此時,孫毓蓉在中聯部工作,因外交工作需要,也幫忙做些翻譯工作,于是就出現大半夜抱著孩子上班的特殊景象。有一天晚上,張真一家正準備入睡,被“咚咚咚”的敲門聲震醒了。張真開門,看到的是外交部的司機,他語氣著急,說總理有一個重要文件,需要現在就去翻譯。于是,張真帶上妻子、女兒,跟著司機就匆匆趕到外交部。

“當年別說用手機了,那時候連座機都沒有,唯一的一個公用電話是兩棟樓共用?!睆堈嬲f,“所以,如果半夜有重要文件需要翻譯,只能由司機來敲門叫?!?/span>到了外交部,張真與妻子就全心撲進了翻譯工作,把女兒放在長椅上,小姑娘在長椅上很快便昏昏沉沉入睡了。據張真介紹,像這樣“司機半夜敲門”的現象經常發生?!澳銜豢偫淼墓ぷ鳠崆楹蜑槊裰母腥?,我們也不覺得有什么辛苦?!睆堈嬲f。

1964年組建阿拉伯語小組以來,張真和小組其他成員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接觸口譯工作,凡是有代表團來訪,需要阿語翻譯,小組成員們都宿夜籌備,當作是一次考驗,也是一次成長的機會?!霸诳谧g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次跟隨周總理接見巴勒斯坦代表團。周總理與人交談,威嚴中不失親切,張弛有度,根本抓不到一點語言漏洞?!睆堈鎸τ谥芏鱽砜偫淼某绨葜橐缬谘员?,多次擔任他的翻譯,也對日后張真開展外交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1969年,張真以隨員身份,被派至中國駐也門大使館工作,從此開始了他的“外交官”成長之路。

做好對外工作,往往需要終身磨一劍,張真細心打磨的便是“中阿關系”這一劍。三十五年外交經歷,張真走遍了所有的阿拉伯國家,把青春年華灑在了推動中阿關系發展的征程上。從隨員到駐外大使,他謙遜篤學,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高級外交官。下期,我們將繼續為大家分享燕達在住長輩張真的外交故事。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收聽

燕達在住長輩回憶錄系列叢書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_国产情侣露脸高潮在线_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人间五月天国产精品_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